上一页|1|
/1页

主题:家居业概念成风有多少在忽悠?

发表于2013-08-08


近日,伴随水龙头浸泡水铅析出量超标事件的出现,一些打着“无铅”名头的水龙头受到

了广泛关注。如今,随意去家居市场上逛逛,就能发现诸如“零甲醛”家具、“自清洁”橱

柜、“抗菌”瓷砖等让人觉得“神乎其神”的广告语,甚至在市场上还受到了追捧。


家居“新概念”频生


继水龙头浸泡水铅析出量超标事件之后,市场上一下子多了许多以“无铅”为卖点的水龙

头产品。尽管用不锈钢材质的水龙头,确实能够做到含铅量比铜质水龙头低得多,但不少专家

也提醒消费者,不含铅的水龙头也可能含有镍、铬等重金属,而这些重金属的危害并不次于

铅,所谓的“无铅”并不能成为健康环保的代名词。


与水龙头“无铅”类似宣传的概念,在家居市场并不算少数,家具、地板中,以“零甲

醛”板材为卖点的产品随处可见。瓷砖卫浴中,各种依据“光触媒抗菌”、“纳米抗菌”、

“银离子抗菌”等原理推出的抗菌保健产品也频频出现。还有净化空气的涂料、自动清洗的油

烟机等多功能产品层出不穷。


然而,这些概念所宣传的产品是否真的具有所说的功能,有的凭消费者自身根本难以判

断,有的则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根本运用不到,甚至会影响到产品正常功能的发挥。北京市

场协会家居分会秘书长刘晨表示,企业需要有一些能让消费者接受的消费点,有些夸张的概念

往往只是沾点边,以此成为消费者在众多同类产品中选择自己的理由。


业内人士表示,“概念”的产生,虽然也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居家环保、潮流产品的追

求,但过多不实宣传反而让消费者购物时十分迷茫,也降低了行业信誉。


消费需求催生“概念”


所谓概念产品指具备独特的销售主张的产品或是具备独特消费观念的产品。业内人士认

为,一些“概念”产品的推出,也是“迎合”消费者需求做出的改进。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装饰

装修委员会秘书长张仁表示,目前的装饰装修市场以改善型需求居多,这部分消费者对于健

康、环保方面的要求较高,同时也催生了企业产品向这些方面的变化。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秦占学认为,尽管也有部分消费者对某些产品

所描述的特性产生怀疑,但这些特性也不完全是噱头。比如不含醛的家具,很多家具确实能达

到这样的水平,这也是行业绿色建材的一个起步,是值得鼓励的。而对有些销售人员推销时说

某些板材能呼吸,北京市家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秀苏表示,实木刚砍下来确实有一段

时间会进行微量的光合作用,虽有夸大,但也属实。


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会长吴国兴也表示,就像民众对PM2.5和雾霾的认识,也是好事。只

是说随着科学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更加重视了。此外,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副秘书长

张仁江认为,多数企业的产品仍是根据消费者需求来开发的,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获

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对于产品的智能、定制等要求也更多,新产品也是一种潮流趋势。


不实宣传容易混淆市场


据记者了解,并不是所有的“概念”产品都可以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被检验,比如抗菌的瓷砖,很少有家庭在铺好砖的地面上每天去检测是否有细菌,或者说细菌的数量又增加了多少。而能够看得见的“概念”又往往存在夸大宣传的成分,比如自动清洗的马桶,只不过在马桶的表面多了一层涂层,让表面更加光滑且不粘东西,简单冲水就能冲洗干净。

此外,还有一些描述显得十分绝对,比如“无铅”、“零甲醛”等,其实也是相对的概念被夸大后的结果。金属的产品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含铅、而有胶黏剂添加的产品也不可能完全做到不含甲醛,之所以这么说,有可能是使用了国内外不同的标准,也有可能是环保水平高出标准规定的产品。

张仁江认为,很多问题的出现其实是生产厂家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厂家应该把产品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更好地介绍给消费者,单纯依靠一个吸引眼球的广告,是说不清楚的。”

刘晨也认为,消费者有很多是非常朴实的,需要的产品以及产品的宣传也是一样,然而在概念的推广上,行业还有不太成熟的地方,“未来还应尽量考虑实用性,有效性,以求消费者认可比例的最大化。”


发表于2013-08-08

■ 概念解析

环保类

随着食品质量问题、空气污染问题等频频被媒体曝光,消费者对于家居环境的环保要求也迅速提升。各类净水产品、净化空气产品的热卖,也证实了这一点,而装修过程中所使用的建材产品,作为慢速消费品,也会长期影响居住后的生活环境,更是受到进一步重视。

为适应消费者的这方面需求,家居市场上以环保为卖点的产品也是不胜枚举。木制品方面,非实木的产品频频出现“零甲醛”、“纯天然”等字样;卫浴产品更是有“无铅”、“会呼吸”等概念。尽管各自都有非常吸引眼球的营销卖点,但是却并不是所有产品都经过正规机构的环保认证。而宣传时所提及的“零甲醛”、“不含铅”等名词,对于描述产品性能而言,又略显绝对,容易误导消费者,本来是迎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却很有可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科技类

从组合柜到衣柜、电视柜、橱柜的分离,从蹲式的厕所到抽水马桶、从螺旋升降式到陶瓷阀芯的水龙头,家居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变化,都与科技的发展,生活习惯的变迁相关联。而概念产品作为科技创新的成果,在被消费者接受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个选择的过程。

将新科技运用到家居产品当中,是行业里每一个人的愿望,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是有益无害的好事情。利用“纳米技术”、“光触媒”、“银离子”杀菌,利用智能的清洗“芯”实现橱柜的“一键清洗”、或者利用喷墨技术制造3D瓷砖等,听起来确实很有吸引力。

然而,这些陌生的名词对于消费者而言,仅仅只是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是否真的会有作用,销售人员说不清,行业专家也不敢100%地肯定。推向市场的产品也频繁出现问题,有些科技在家居产品上的运用或许还不成熟,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也应该循序渐进。

多功能类

在行业细分越来越明显的当下,连居家生活中的穿衣打扮都需要单独辟出一个衣帽间来才行。可是偏偏有人还是要将一些不属于某个产品的功能集于一身。除了宣传灭菌、抗病毒等健康功能外,增加了的其他附加功能也作为产品的卖点推出。

比如马桶能够坐在上面听音乐、马桶水箱可连接洗衣机,利用洗衣机废水、自动感应水温而进行色彩提示的水龙头、智能防盗的灯具等。虽然确实让消费者的居家生活丰富了许多,有些功能是出于节水、节能等需求考虑的,也符合当下节能环保的趋势。但是多功能带来的成本以及维修费的提升,却未必是消费者期待当中的,即使节能也恐怕只能是口号了。

实惠类

无论是卖场,还是品牌,都希望给消费者一种印象,就是到这里来买到的产品是最物美价廉的。节日等促销节点,各线上的、线下的卖场、品牌店都会借题发挥,推出买赠、抽奖等活动外,并配以“全城最低价”、“差价若干倍赔付”等的口号。

即便不是节日,也有人会制造出一些诸如“购物节”、“淘宝节”等卖点来,通过低价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但是家居产品千变万化,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件产品进行比较,所以低价有时候并不具有可比性。而真正好的产品,折扣也不会因为这些活动大到离谱,活动期间低价买回的产品,售后服务和设计的时效性,在选择该产品时,也有必要加以慎重考虑。

■ 消费提醒

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无论消费者还是企业,都生活在一个求变、求异、创新的世界当中。对于企业来说,不断创新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消费者还应该考虑自身条件,包括自己的消费能力、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

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尽管有些产品的技术含量已经很高了,但可能因为价格等原因难获好评。而产品是否是好产品,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最适合自己及自己家庭的产品才是最好的。

品牌产品更有保障

虽然各类品牌为了争夺市场,都会相继推出一些吸引眼球的新概念,但是相对小品牌而言,已被消费者所熟知的大品牌会更加务实,其所使用的创新科技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所获得的资质证明也更加全面。

此外,大品牌在品牌积累时已对该产品有了充足的经验,生产过程中也会对每道工序严格把关,不会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另一方面,一旦发现问题,大品牌有更加完善的售后服务渠道供消费者反映情况。

有检测报告更放心

消费者在实际购买中,还可以向产品销售方索要检测报告,报告中会标明检测数据、检测单位等信息。检测数据可能不太好懂,但是检测机构只能是两种,一种是国家级的检测中心,另一种是各省市的检测中心,以此可以判断检测的真实性。

而检测数据则需要消费者多方面了解信息,比如通过上网搜索,经过检测的产品应该有什么样的数据,并两相比对,使用时也能更放心一些。然而也不排除产品已检测部分是好的,未检测部分却坏掉的情况,所以检测报告也只能作为参考。

■ 业内声音

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变化

●刘晨,北京市场协会家居分会秘书长

实际上,家居行业有一定的文化、时尚、格调、品位在里面,所有的产品都包含这些内容。比如说时尚就是一个阶段性的,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变化的过程。所以作为家居生活的提供方,包括所有的企业和门类,都在不断地创新并制造新一轮时尚,让消费者看到源源不断的新品推出,家居生活也得到不断的提升和改善。

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家的文化、时尚、品位、格调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且无止境的。他们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家趋于完美,也就是美化家居的最大化。所以整个行业都会不断创新,引导消费需求,并制造一些迎合消费者需求的消费点。

室内污染原因是综合的

●张仁,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装饰装修委员会秘书长

其实,室内污染是综合的,不单纯是装修造成的,比如房屋结构建筑的时候有没有污染,是不是冬季施工,是不是做了防冻,防冻过程中加了工业盐肯定也会对身体不好。即使装修过程是选用的环保材料,之后的家具、窗帘、布艺,包括婚纱摄影、彩色照片都含甲醛,所以是一个综合因素,媒体也应该尽量客观地去报道。

现在整个社会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诚信缺失,连吃的羊肉都有假的,可见人们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地炒作、营销,是非常可怕的。所以还是提醒广大消费者,健康、环保当然值得追求,但不必盲目相信这种宣传或者营销,对一些没有经过科学认可、科学鉴定的东西,还是要提高警惕才好。


上一页|1|
/1页